最近有人來問我:“墩墩君,保險公司倒閉了,我買的保險怎么辦?是不是就作廢了?”
事實上,有很多人和他一樣,在購買保險的時候,怕保險公司倒閉或破產,錢白交了。那么真相如何呢?今天,墩墩君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一說保險公司是否會倒閉。
答案是不會。要知道,保險公司對股東實力、注冊資本、經營效益等有著極高的成立標準。
人夠格:主要股東不僅要擁有持續賺錢盈利的能力,而且信譽要良好,凈資產總額至少要達到2億人民幣,近三年內沒有嚴重的違法違規記錄;
錢到位:《保險法》第69條規定,保險公司注冊凈資產,不得低于2億人民幣,且必須要求是實繳資本;
事靠譜:有明確的發展規范和經營策略,需要具備任職專業知識和經驗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由于標準極高,只有背景強大資金雄厚的股東才能通過層層篩選,成立保險公司。比如華貴人壽,這家保險公司注冊資金10億,排名雖說靠后且知名度不高,但這家背后最大的股東是中國貴州茅臺。
所以,能開得起保險公司的,都不是等閑之輩,隨便拎出來一個,背景都相當深厚了。
保險公司注冊好后,必須得交保證金。
《保險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將20%的注冊資本存入指定銀行作為保證金,這筆錢只用于保司清算后清償債務,不得用于其他情況。
每季度動態監管,需保持在銀保監會要求以上。簡單來說,銀保監會每個季度會對保險公司進行考核,對發現的風險采取針對性措施。償付能力想要合格,必須同時滿足下面3個要求:
如果分別低于50%、100%,銀保監會會直接上措施,比如監管談話、限制給股東分紅、增加資本金、停止部分業務、調整負責人等等。
《保險法》八十九條、九十二條,規定經營人壽保險業務的公司可以自行解散,但需要報備銀保監會批準,如果做不下去了,可由別的保險公司主動收購。如果沒人收購,國家會指定某些保險公司強制接管該家保險公司的合同和準備金,以確??蛻舻暮贤^續有效。
也就是說,保險公司一旦面臨破產、撤銷,再不濟都會有國家進行兜底,保證消費者的保單權益。
保險保障基金就相當于保險的“安全氣囊”,保險行業的“最后一道防線”。監管要求保險公司每年從保費收入里,拿出一定比例的錢,存到銀保監會設立的指定專戶,由此形成保險保障基金。繳多少,上限多少,看下圖。
這筆錢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在保險公司出現重大風險、依法破產難以償付保單利益時,保證消費者的合同有效。像2018年的安邦保險,就被保險保障基金接管了,更是直接投入了608.04億。
如果破產公司的清算財產不足以賠付人壽保險保單利益的,對于個人投保的保單,保險保障基金會提供最多不超過90%保單利益的補償救助,這個90%是補償給保單受讓公司,而非直接給消費者。
由此可見,任何時候,我們買的保險合同都是有保障的,有人管的。不管哪一家保險公司,不管你聽沒聽過,都不用擔心其安全性,即便破產,有國家進行兜底,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