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為大家推送的是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現狀,墩墩君將從保費收入、保費結構、機構數量、滲透率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保費收入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
從保費收入增長情況來看,互聯網保險經歷了上升、下滑、回暖三個階段。
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政策支持,互聯網保險行業在2011—2015年期間經歷了爆發式增長,保費規模從30多億增至2200多億,增長了近69倍;2016年行業進入整頓調整階段,互聯網保險在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約束下步入合規整治期,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進入低增長期。
2016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298.99億元,保費增速2.91%,較上年增速下降157.19個百分點,2017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876.69億元,保費增速降至為負,為-18.37%,2018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888.58億元,保費增速為0.63%,雖然恢復正向增長,但增速依舊較低;度過2016—2018年壓抑期后,2019年行業逐步開始回歸良性發展。
2019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696.32億元,保費增速為42.77%。2020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提升了國民風險意識增強,促進健康險產品的銷售和新產品開發以及互聯網保險業務快速增長。
當前傳統代理人渠道面臨價值轉型,B2C直銷模式擠壓B2C2C(保險公司—保險代理—客戶)渠道,加快了互聯網保險的發展,互聯網保險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此外疫情的發生和政策的鼓勵,要求全行業加速保險線上化轉型。根據對未來互聯網保險發展的預測,未來三年互聯網保險業務將保持30%左右的增速,預計2023年保費收入將達到9000億。
二、保費結構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
從保費結構的角度來看,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的比例呈下降趨勢,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已成為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的主要來源。這意味著,互聯網保險的業務發展已經進入了由財產保險主導向人身保險主導的階段。

三、機構數量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
從機構數量來看,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134家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業務,是2011年的4.8倍,占保險公司的總數量由23%提升至77%,其中財產保險公司有73家,人身保險公司有61家。
隨著互聯網經濟和用戶數量的擴大,發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保司數量且在不斷遞增,說明中國互聯網保險業在過去十年中發展迅速。
四、滲透率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
從滲透率的角度來看,互聯網保險經歷了螺旋式的發展。
2011—2015年滲透率一路走高,從0.2%快速上升至9.2%,并達到峰值,除了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政策的鼓勵發展外,另一驅動因素是一些中小型保司主要依靠帶有理財性質的金融保險產品收益率的優勢搶占市場;但是,受到保險業監管政策的影響,對萬能險和投連險監管力度的加大,引導保險回歸保障本源,使得2016—2018年連續三年一直走低;2019年后得益于互助平臺的風險教育作用,保險需求不斷顯性化,滲透率不斷提升,并在2020年達到6.6%。
總體而言,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互聯網保險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準,整個市場尚處于待開發狀態,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
以上就是“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現狀”全部內容,如果你有投保方面的需求和疑問,可咨詢胖墩墩保險網專業顧問。